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孙雷:生物药外包的领路人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4-08-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记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总裁孙雷

上世纪八十年代,孙雷走出国门,赴美留学,他教过书,在知名药企做过生产负责人,还曾创过业,做药物研发。直到2008年,他看到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毅然放弃美国的事业,回国创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条生物药产业化链条,为更多还处于研发阶段的生物药提供产业化的渠道。

2008年,应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奥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志良之邀,孙雷回国创业。因对国外药厂的运营管理模式非常熟悉,他出任中美奥达公司的生产总裁,用自己的特长与经验为中国制造的生物药走出国门努力一搏,为降低生物药的药价开创新的商业模式。

开创生物药外包新模式

中美奥达并非一家生物药的研发公司,他们在创业之初选择了一个新型产业模式CMO:为研发生物药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外包生产的平台。2008年前后,软件外包行业已很成熟,但生物药的生产外包平台还很少,中美奥达算得上国内第一家。他们的客户有3类:科研院所、研发型中小企业和大规模生产型企业。孙雷介绍,中美奥达的药品外包生产模式,不仅打破了国内药企大包大揽的研发生产模式,同时也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降低药品价格。

孙雷回国后,做了一件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事情。2008年前,国内做生物药的反应器都是金属的,做完一批药后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生产下一批药。但这样做有个问题,如消毒不干净,会对下一批药的生产造成影响。孙雷打了个比方,原来打针用的都不是一次性针头针管,容易传染疾病,而现在每家医院用的都是一次性医疗用具,好处自然不用多说。他加入中美奥达后,把生物反应器换成了一次性塑料生物反应器,成本并没有增加,但药品质量有了保障。

经过7年的发展,中美奥达已经成为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的骨干成员,并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项目。随着公司不断壮大,作为生产总裁的孙雷也遇到了每个同行都会遇到的两大难题:技术和质量瓶颈。在他看来,硬件有钱就可以买到,但是人才不完全是这样;此外,也不是有了先进仪器就能做出高品质的东西。

对药品质量零容忍

说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孙雷在国内面临着严峻考验。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案例。药品生产与其他行业不同,每个批次的药都会有所差距,但随着生产工艺的升华,每个批次间的差距会缩小到可控标准范围内。孙雷在工作中曾遇到过,生产完的一桶药略有瑕疵,如在美国一定会全部废掉,但在国内却是件很让人纠结的事。废掉的话100多万就白扔了,投入市场的话可能会造成后果,但也可能什么事都没有,因此会有人主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我的反对会让公司付出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我会坚持原则,对任何质量问题零容忍。”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让中美奥达的名声在外。同时,孙雷也经常被反问:“你这么做有必要吗?”孙雷每次都会很肯定地回答:“从质量角度来说,一点都不多余。对质量必须有高要求。”

2010年3月,中美奥达总投资1.2亿美元的CMO项目落户亦庄,致力于打造我国第一批符合美欧标准的生物新药开发和放大生产线以及亚洲最大规模的全球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基地。最近一段时间,孙雷又特别忙。“我们在顺义天竺综合保税区的航空港内建立了GMP生产线,中试规模,主要生产单克隆抗体类生物药,生产线加工艺开发有5000平方米。”孙雷作为生产总裁,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条新生产线上。“明年初这条生产线将实现运转,公司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把优势和需求结合起来

中美奥达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这也让孙雷倍感欣慰: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正确。虽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过危机,如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中美奥达也受到资金不足的冲击。同年,公司转变融资方向,这一改变很快见效:在先后获得各级政府约1000万元的科研资助后,公司与国内外二三十家重要的生物制药公司签订了几十个国内外新药研发服务合同,合同金额超过4000万元。

如今,很多归国创业者都深有感触,中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把自己的优势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孙雷就是典型案例,他回国创业后,2009年入选第一批北京“海聚工程”和中关村“高聚工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孙雷说,现在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吸引力越来越大,回来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当初我回来时就是想为中国制造的生物药走出国门尽点力。”




上一篇:孙占勇:扛起民族种业振兴的旗帜
下一篇:邓兴旺:美国科学院原始的中国种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