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11-2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多年前,引领中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是海淀的中关村;一直以来,说起北京教育之强区,很多人也自然会想到海淀。如今,借科技与教育之力,海淀区正在谋划,力争让文化创意产业领航全国,影响全球。
创新机制
重焕深厚文化魅力
60余所高校、251处科研院所、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资源让海淀区成为世界罕有的智力、文化、科技资源密集区。如何让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海淀区可谓动足了脑筋。
2008年,海淀成立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领导小组,设立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集结40多名国内顶级专家组成海淀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2009年,海淀区又出台多项政策,选准有产业基础的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演艺和工业设计等四个战略产业重点布局,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之路,力争建设未来可代表北京、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创意策源地与聚集地。
前进的方向确定了,还得有助跑的推力,才能抢占未来文化科技融合这一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拥有雄厚智力资源的海淀区不甘落后,必须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机遇,才能抢得先机,占据制高点。”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彦来如是说。
于是,从2009年开始,海淀区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扶持、配套支持、贷款贴息、评优奖励等方式,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北京银河梦影像公司,在互联网上仅能搜索到公司联系人和通讯地址,海淀区根据专家评审和项目评估后,连续拨付资金给予扶持。最后,这家公司拍摄的《隐形的翅膀》和《我的少女时代》两部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青春励志影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百花奖”和“华表奖”。
到目前,海淀区已累计支持文化创意项目219个,给予支持资金1.9亿多元。
深栽梧桐
搭建文化人才立业平台
人才是知识、创意的载体,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灵魂——产业领军者、行业精英以及海淀人才聚集地的价值与贡献密不可分。
超过50万在校大学生、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全国三分之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密集的文化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一直是海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宝库”。
在国家大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特区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区相继发布了多个配套政策,将人才纳入了重点工作范畴。
“让人才在海淀成就梦想。”海淀区提出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今年6月2日,海淀区发布了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的20条具体措施,包括高层次人才的认定、集聚、培养、交流、奖励、租赁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服务等各个方面,争取从政策保障层面“留住人才”。
贾春平当年怀抱着梦想,从老家河北石家庄来到了北京,在海淀区中关村一家系统工程技术公司,从一名初级技术人员一路做到如今的软件产品构架师一职。只有本科学历又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他,虽然已是公司的核心骨干,却“一直徘徊于去留北京之间”。
“自己在北京工作了9年,始终无法扎根北京,多年过着与妻儿两地分居的日子。”贾春平回忆那段日子时心中觉得十分苦涩。2010年底,贾春平被“破格”引进,成为海淀232名高层次人才之一。“今后可以安心在北京发展了。”现在的贾春平享受着海淀区人才政策的雨露,十分欣慰。
在真正的人才眼中,要让他们留下,就要给他们一个建功立业的平台。海淀区正在深栽梧桐。在未来的几年里,这里轰轰烈烈开展的文化强区的建设,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目光和脚步。
依托市场
尽展创意文化传播影响力
新浪微博墙解构了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百度的“中国地图”将各地的搜索热点“一网打尽”,水晶石的《老北京动起来》让人可穿越时空到上世纪北京的胡同里巷……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这一幕幕景象在海淀区专场展览会上给人留下无限惊喜。这只是海淀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缩影。
人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卷轴”和上海世博会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创意都是出自水晶石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海淀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龙头企业,近3年企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5%。
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3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北京市级集聚区,上百家在国内外上市的公司,这些数据无不验证了海淀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骄人业绩。通过走市场化的路来促进文化的发展,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海淀区正是这样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海淀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1万人,占北京市的43.4%;文化创意企业总数3.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2840家,占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37.9%……
海淀区已开动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双轮“创新”引擎,在文化产业宽广的“市场”大道上阔步前行——“十二五”末,海淀高新技术支撑的文化创意项目将占全区文创项目的70%;重点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500家;新兴文化业态实现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到二分之一以上。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