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11-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江苏镇江组织召开2013年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培育工程实施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和成效,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组织审议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送审稿)。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作主题报告,韩俊副司长作总结讲话。本次会议的召开使知识产权再次成为业界各方聚焦的热点话题。
培育工程成效初步显现
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将“市场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作为战略目标。2011年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将提升工业领域知识产权能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为贯彻上述战略部署,工信部以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以下简称“培育工程”)和产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工程“两个工程”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抓手。培育工程实施一年来,总体上开局良好、推进有序,在部省联动、建章立制、强化培训、试点示范、交流宣传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面部署,协同推进。工信部科技司会同各省市工信部门研究提出了培育工程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省市工信部门作为培育工程的实施主体,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制定了本地方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报送了试点企业名单和信息,明确了工作联络员。赛迪研究院与部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作为培育工程主要支撑机构,及时提供政策研究、信息整理、实务培训等相关服务。培育工程合力推进的格局已经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得以有效建立。
二是编制《指南》,建章立制。编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是今年培育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根据工作计划,成立了以赛迪研究院牵头的《指南》编制课题组,经历了课题专题研究、起草初稿、征求意见及适用性验证四个阶段,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和征求了省市工信系统行业专家、专业机构和试点企业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提交此次会议的送审稿。
三是强化实务培训,奠定提升能力的基础。科技司与省市一道,有效整合各方专家资源,加大专题培训力度。今年已在6个省市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8场次以上,参训人员超过1000人次,受到广大企业欢迎。
四是加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培育工程加大了舆论宣传,将宣传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运用”抓宣传、抓好宣传促“运用”。依托工信部网站“工业知识产权”专栏、《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中国工业报》、部赛迪研究院《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专刊》等渠道,专题报道与系列宣传相结合,通过政策解读、产业分析、企业案例等形式,开展系列专题报道近20次,及时跟踪和发布培育工程工作进展。培育工程宣传有声有色,影响逐步扩大,营造氛围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培育工程启动一年来,工信系统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在不断增强,工作的思路不断明确,工作的抓手在不断增加。在省市工信部门、相关支撑机构、试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各方凝聚共识,扎实推进,培育工程成效初步显现。今年8月底,在全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5周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作为5家先进典型代表之一做经验交流。其中,培育工程成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亮点,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让知识产权创造实际价值
从国际形势看,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创新密集、知识产权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正在加紧运用知识产权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达国家正在新兴产业科技领域积极超前规划知识产权布局,不断扩大其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增强保护力度,拓展保护手段,创新保护形式,国际知识产权摩擦和纠纷频发。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举动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今后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工信系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能否“后来居上”,发挥后发优势,突破技术瓶颈,核心在创新驱动,关键在知识产权运用。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总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由于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薄弱,特别是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产业链、整合创新链的能力不足,导致创新产出的知识产权成果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工信系统的当务之急是要牢牢抓住工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重大专项等资源,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知识产权从数量增长转向价值提升,把工业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活力更好地释放出来并持续增强。
2014年是培育工程的重点深化之年。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新要求,工信部实施培育工程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以产业链和创新价值链提升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这一工作思路的贯彻需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化认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培育工程深入实施。要把培育工作与工信系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政策、资金、金融、税收等手段,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使培育工作在支撑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真正发挥切实功效。下一步工信部将结合各地培育工作的措施、手段和效果,与省市一起研究制定培育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年底将对省市培育工程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工作开展好的省市予以表彰。
二是宣贯、实施《指南》,做好先进典型示范推广。《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即将发布,下一步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进《指南》宣贯与实施,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我们还将制定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使企业能够对照指标自我检查,自觉改进。2014年省市从试点企业中遴选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在此基础上,2015年,工信部将组织开展工信系统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评选活动,以更好地发挥示范企业、标杆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
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