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11-28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以“移动改变生活”为愿景的中国移动始终在用信息技术改善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2011年,“无线城市”因中国移动的全方位介入而开始释放人们为它描绘了近10年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将无线城市作用最大化、实效化
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千方百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排放,是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普通百姓对便利生活的诉求。“无线城市”因可对上述背景提供解决方案,也从长期疲软状态转向爆发。
“无线城市”建设的初衷是为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公众服务信息提供无线高速接入,在早期的建设中,各国政府都选择了无需基础通信运营商就可以运营的WLAN网络,但很多WLAN承建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持续运营,从而导致了用户感知和使用意愿的下降,当各承建WLAN城市建设的WLAN运营商纷纷倒闭,无线城市的运作在全球不约而同遇到了困境。
尽管因缺少盈利模式让“无线城市”长期处于概念讨论期,但是“无缝覆盖”这一“无线城市”建设的诉求却始终未曾改变。因此,随着3G乃至4G的研发,由可提供无缝覆盖的电信运营商通过公众网络承建“无线城市”便成为趋势。
众所周知,移动运营商的规模大小或服务质量高低,取决于其无线基站。中国移动的无线基站是在全球最多的,拥有超过80万个无线基站,基本优势得天独厚。中国移动更强调用多种业务应用使整个城市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进行接入和管理,把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也是中国移动对“无线城市”的基本设计。
“无线城市”有很多的定义,但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作继水、电、气、交通之外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但如何建设、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早期的种种模式都没能给出可成功复制、推广的答案。在新一轮“无线城市”建设热潮中,中国移动似乎找到了可推广的样板。
中国移动希望把无线城市的定义尽可能简单化。
就在近日香港举办的2011GSM亚洲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表示,无线城市是连接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以及各行各业为市民提供服务最为有效的桥梁和纽带,居民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了解城市中所能提供的服务。据李跃透露:截至2011年10月底,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已与国内26个省完成161座城市的无线城市建设签约,其推出的“政务、医疗、教育、金融、旅游、生活服务、消费购物”等十大门类、五十个重点应用,公众通过手机上网基本上就可以获得上述信息。
丰富应用覆盖民生需求
11月17日,中国移动再次表示将投入高额资金推动国内无线城市的建设,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中国移动将在三年内投入60亿元在深圳建设GSM/TD-SCDMA/TD-LTE/WiFi多网融合的无线城市宽带网络,并带动相关设备研发、制造、数字内容等产业,加快深圳无线城市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移动将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推动10大应用、建成100个达标城市、发展1000万有效用户”无线城市发展目标。
从目前各级政府与中国移动纷纷签约看,他们对“无线城市”提升政府的高效、有效运作是高度认可的,资本市场也将因“无线城市”融合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而对之青睐,从公众的角度看,无线城市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很多方面:有公共的社会管理,有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还有在老百姓生活中的应用。
“政府是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导者、运营商是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民生需求是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动力。”广东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无线城市在网络层面,不仅仅采用无线宽带接入,而是通过2G+3G+LTE+WLAN的立体化网络接入模式,为整个城市群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缝覆盖的网络环境;在技术层面,以云计算为平台,融合了移动互联、电子商务、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应用上,整合了无线政务、数字民生等领域的丰富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打造了无线城市手机门户,包括无线政务、便民服务、商家优惠、时事新闻、旅游频道、掌上娱乐六大栏目,形成“一键式”的掌上生活圈。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无线城市”构想整合了中国移动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并能结合自身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先发优势,生活服务的情感优势等,实现应用聚合的同时,在由语音到流量经营的转变中,“无线城市”为中国移动的再发展描绘了美丽蓝图。
让无所不在的网络附带大量涉及民生,基于无线网络的便民服务,并为政府机关、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企业级应用,将无线城市的作用最大化、实效化。如此庞大的应用组合已勾勒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中国移动及合作者还在不断丰富完善之中,电子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移动电子商务等丰富的应用服务正悄然走进无数市民的生活。
“无线城市”似乎开始走出概念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怪圈。
(来源: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