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1-06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1年的最后一天,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下发,61家企业成为年末的幸运儿。
迄今为止,支付牌照已发出101张,在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企业多数已得牌后,各地的预付卡企业成为新的得牌主力。同时,发力移动支付、追求多业态交叉融合成为得牌企业们的新竞争手法。
春节前后还要再发牌?
第三批牌照名单中出现了几颗“沧海遗珠”。
三大电信运营商旗下支付公司均获得了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两项许可。
相比前两批,第三波发牌中预付卡牌照的占比权重明显提升。61家得牌者中,预付卡企业占了34席。如这一批次上海地区20家得牌企业中,有12家是预付卡企业。
预付卡许可的大量放出使得多数闻名在外的“遗珠”终获牌照。
一位支付业人士说,第三批牌照大扩军及预付卡军团崛起的原因是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通常更强调全国覆盖性且门槛较高,此前规模、资历够格的企业基本都已得牌,而预付卡的技术性门槛不高也更适合区域性运营。
去年5月和8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两次发放了27张和13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加上第三波,目前得牌企业已有101家。
尚未得牌的企业或许还有机会。有消息人士称,在春节前后可能还会有第四批牌照发放。
耕耘“移动支付”
牌照发出,百舸争流,在牌照资源本身已不算稀缺的情况下,如何突出新的竞争优势,显得更为重要。
新竞争态势包括了新业态的开垦,如移动支付正是眼下支付行业最热的新“耕地”。
一个月来,多家先期得牌支付企业先后公布移动支付策略。
通过移动支付等新领域开拓规模之外,国内企业还在追逐更多提升毛利的机会。
争取新的政策红利也成为竞争方式之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