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11-0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当你每天娴熟地使用手机时,你可知道,这部手机中一半以上的软件产品就诞生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优酷、中文在线、百度、新浪到人人网、易宝支付、高德导航,中关村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产品形态涉及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四维图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是聚集在中关村的北斗系统民用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军企业。中关村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数字生活。
为加快这些重点优势产业创新资源集聚,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近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同时首批企业现场签约入驻。
“适时在中关村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是中关村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腾飞的移动互联网产业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关村示范区聚集了产业链相关企业6000余家,从业人员约40万。中关村在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已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完整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中心。
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关村示范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取得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例如,以创毅视讯、君正为代表的核心芯片,以播思通讯、中科创达、风灵创景、京联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以优视为代表的浏览器,以联想、汉王、爱国者等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以奇虎、网秦为代表的网络安全,以百度为代表的移动搜索。
业内人士指出,北京中关村在我国移动软件与应用研发方面占据龙头地位。据介绍,2011年科技部将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列入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初选试点名单,优视、君正等多家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移动互联网中小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累计金额超过5000万元,企业研发能力快速提升,超半数业绩翻倍。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形成了以重大统筹资金支持、设立产业联盟、吸引移动互联网人才、列入中关村科学城规划等多种手段,扶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集成态势。
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将充分利用中关村示范区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关应用领域的显著优势,围绕中关村软件园和上地信息产业园,以延北清路向西环保园与温泉园地块为产业拓展区,形成与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呼应、定位差异”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关村示范区将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出发,利用中关村在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方面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在个人消费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行业应用渗透,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和成长。最终目标是将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领先的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
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是融合了信息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的复合型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据记者了解,目前,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能源环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国防安全和位置服务等领域。总部设在中关村示范区的空间信息上市公司已达9家,年收入近百亿元,市值超过600亿元。在我国自主的北斗系统生产服务领域,中关村示范区拥有23家生产服务及其上下游企业。
2011年,由合众思壮、北斗星通、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等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8家核心企业和3所高校发起组成的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凝聚中关村卫星导航、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创新资源,促进空间信息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推进空间信息产业规模化进程。
中关村北斗与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将充分利用中关村示范区在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领域的显著优势,围绕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结合中关村壹号园及其往北新扩区,以沿“北清路—七北路”为轴线,形成与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呼应、定位差异”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全方位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为进一步发挥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中关村创新平台近期拟推出和全面实施“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工程”,形成“641”的产业培育格局,即支持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下一代互联网、生物、轨道交通、卫星及应用等六大优势产业引领发展,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跨越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
未来3年,中关村示范区还将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和布局,积极打造全球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全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端服务总部基地,力争分别实现5000亿元和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