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协同创新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3-0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

据了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我国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突破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97%,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2012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成为重要的内容。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并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际上,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5年12月,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针对制约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薄弱环节,决定联合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2009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并出台了总体实施方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集成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随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企业示范作用不断提升,67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人均发明专利、新产品收入等指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4倍;构建了9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涵盖20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认定了23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793个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获奖项目中,频频出现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完成的成果。如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项目,除了清华大学,还有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凌云光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完成;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完成单位除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外,还有华为、中兴通讯、展讯、联想移动通信等多家知名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据介绍,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产学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2012年度获奖项目凸显出产学研用的联系与互动不断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撑、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逐渐形成,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逐步确立。

据了解,通过国家战略任务、重点建设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带动龙头骨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部分战略性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通过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全国4.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免税866亿元,上缴税费7300亿元,创造了全国近1/3的发明专利,开发了全国1/3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占全国的1/3。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通过技术转移政策带动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08年的2665亿元增至2012年的6000亿元以上。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创投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2年,创新基金中央财政投入44亿元,在研项目达1.6万项,直接带动社会各类资本投入1083亿元。国家创投引导基金累计投入20.6亿元,带动地方设立各类创投引导基金规模超过260亿元,间接带动社会资本规模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92%是高新技术企业。

为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转制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国家高新区成企业创新“主战场”

2013年1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区内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加大平台建设力度。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新型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国家高新区内聚集了各类大学、研究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支出超过全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量的1/3;国家高新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3905件,占到全国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17.7%;国家高新区内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达69168件,是2006年的4.21倍。

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相互衔接的创新型资本结构;不断提升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的创业孵化功能,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科技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新三板”等政策在高新区试点取得良好成效。

2010年12月31日,中关村创新平台在北京成立。中关村创新平台的建立,打破了按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传统格局,探索建立了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中关村创新平台运行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整合首都创新资源,已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中关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北京市1/4,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北京市六成以上。

天津滨海高新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天津滨海高新区拥有的国家级和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占天津市比例达到40%以上。自2005年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来,园区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40%以上,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位。2011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6036项,其中发明占40%。企业自主专利产业化率已接近100%。

长沙高新区实施创新资源整合工程,形成各类创新要素聚集“洼地”,健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引导知名高校、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以及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向麓谷聚集,园区企业和湖南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逾50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44个,居湖南省第一位;拥有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冷静看待3D打印热潮
下一篇:中国移动将建设全球最大4G网络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