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创新创业 高新区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3-0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这里,聚集了柳传志、任正非、施正荣、李彦宏、邓中翰等一批擎起民族品牌大旗的企业家;这里,汇聚了袁隆平、卢光琇、黄伯云、罗永章、王晓东等一群世界知名科学家……这里,就是自创建以来始终高举创新创业旗帜,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凝聚大批高端人才的国家高新区。随着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和一系列先行先试人才政策的实施,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端人才最密集的聚集区。目前,在国家高新区从业的1000余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的比例超过50%;中央“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中80%以上来自国家高新区;25个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完善政策体系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多年来,国家高新区致力于通过政策创新引领体制机制创新,为高端人才打造一流的工作、生活和事业平台,构筑创新创业“暖巢”,努力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目前,国家高新区的人才政策逐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和人才政策体系,使高新区进入了人才聚集与产业集聚相互加强、创新人才与高端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无锡高新区目前已经建成“三创”载体面积30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主导建设165万平方米;建立各类销售和研发总部近50家,各类区级以上工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220余家,创投行业规模达到82亿元。无锡高新区实施了6大功能分区、18个优化发展片区的统筹一体化开发,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总体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昆山高新区通过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和国际化人才高地。昆山高新区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在项目启动资金、研发用房、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昆山高新区还大力建设人才公寓,通过营造良好的留才环境,帮助茂迪新能源、研华科技、通力电梯等高新技术企业就地培育人才,探索出了一条开放式的紧缺型人才培育之路。

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以环境吸引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的发展思路,制定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批海归人才、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进入高新区创业。在这片土地上,马云、马化腾、冯军等一批把智慧转化为财富的科技企业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创业英雄。华为、中兴通讯、用友、阿里巴巴、新浪等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成为行业科技进步的标杆。

搭建全球平台  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舞台,吸引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时机已经到来。国家高新区通过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中央“千人计划”等形式吸引了众多海外高端人才,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海外高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中央“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中央“千人计划”发布后,各国家高新区先后发布了近百个针对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的专项政策和计划。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家高新区掀起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热潮。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截至2012年年底,园区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2012年成都高新区新增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90家,同比增长36%;新增高层次人才160名,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81名;累计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海外留学和博士创业人员682人,创办企业474家;聚集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3人、四川省“百人计划”人才56人、“成都人才计划”人才57人。

贵阳高新区近年来通过打造未来人才城,重点实施人才优选优育、人才多样性、人才栖息环境“三大工程”,加快形成人才生态体系,为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一座人才密集、精英云集、超越自我、放飞梦想的活力之城。以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留美博士高潮为核心的共聚焦高分辨率显微镜研发团队来了,以留美博士于庆凯为核心的石墨烯项目研发团队也来了……至今已有30余个顶尖创新团队相继落户贵阳高新区。

目前,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以产业集群引导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的局面,走出了一条人才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道路。

实施人才战略  推动“人才特区”建设

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积极建设“人才特区”,国家高新区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1年3月,中组部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率先在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这是中央为构筑我国人才发展战略高地、建设人才强国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建设“人才特区”,就是要借鉴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建以人才为主导的特区,把国家高新区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聚集区和全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发挥示范作用。

将近两年来,中关村在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上先行先试,从人才的成长链条入手完善人才政策扶持体系,探索服务企业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人才特区”建设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2012年第八批中央“千人计划”入选名单公布,中关村示范区入选人数突破600人,占北京地区入选人数的78%,占全国入选人数的21%,中关村示范区“人才特区”效应逐渐凸显。

除中关村示范区外,其他高新区“人才特区”建设也成效初显。2012年,宁波高新区采取“大平台、大政策、大合作、大服务”等四大措施,着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共引进各类人才5000余名,其中海外留学人才200余名。宁波高新区在2011年出台《关于建设“人才特区”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后,2012年又出台了建设“人才特区”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住房解决办法》等,从人才奖励、支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柔性引才、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等方面,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此外,宁波高新区还成立高层次人才志愿服务队,为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等顶尖人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保障,使高层次人才在宁波高新区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

2011年12月,长春高新区被正式命名为“吉林省人才特区”、“长春市人才特区”。2012年3月19日,首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入选人才命名仪式在长春高新区举行。目前,长春高新区已拥有高端人才总量约3万人,其中海归人才约1000人,拥有两院院士21人,列入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7人。2012年以来,长春高新区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吸引和引进各类人才,为园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春高新区通过承办或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吸引“飞雁归巢”,实施了“长白慧谷”英才计划。未来5年,长春高新区力争将“人才特区”建设成为人才创业高地、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多年来,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聚集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一流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拥有一批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和科学家在园区创新创业,放飞创新创业梦想。国家高新区以其优越的制度环境和创新事业平台成为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抓手。

未来,在《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引导下,国家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事业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切实发挥高新区人才高地作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企业与园区协同创新的典范
下一篇:创新驱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跑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