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7-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6月28日,海淀区召开城乡协作规划管理试点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研究建立市规划委与海淀区统筹协调的城乡协作规划管理机制,动员全区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凝聚力量,全面启动以三大功能区为重点、覆盖全区的城乡协作规划管理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市规划委主任黄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区领导隋振江、孙文锴、关成启、彭兴业、李彦来、穆鹏、孟景伟、龚宗元、丁志明参加会议。
在动员大会上,市规划委与区政府签订了《协作规划管理合作协议》。双方成立以市规划委、海淀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协作规划领导小组,共同搭建协作规划协商平台;确定规划专业团队作为责任规划师,为地区协作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此外,还将在海淀区选取适当区域开展先行先试。随后,海淀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杜宝东、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继林、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晓光分别担任中关村科学城、香山中心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两园之间地区的责任规划师。
黄艳表示,传统的规划方式是静平衡的、蓝图目标式的,而规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实现规划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规划实施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效果不好。市规划委和海淀区开展协作规划管理试点,就是要通过全面的合作探索,改变以前传统的规划手段和方式,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确定的目标。开展协作规划管理就是要让公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的人性化,使涉及的各方共同参与,利益共享,更加公平,变公示为协商,提高效率,最终达到城市宜居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淀区在推进协作规划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比如在北部地区规划中,将园区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统筹考虑,进行大范围内平衡开发资金、配置资源,实现了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农民利益和生态建设的有效融合。在中关村科学城的规划中,对南部土地进行全面规划梳理和城市功能完善,将大院大所空间与乡镇集体产业空间统筹开发、有效对接,提高了南部城市发展水平。此外,还在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大上地地区规划建设、“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等方面,以精细化、协作化模式推进规划编制和管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开展试点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共识,奠定了基础。
区委书记隋振江对做好协作规划管理试点工作提出要求:首先要建好协作平台,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细化职责分工,把各层级各种形式的协作平台工作做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次要加强资源统筹,在推进协作规划试点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海纳百川、融合发展”的理念,统筹协调好中央单位、部队、市、区和镇村资源,深化与驻区单位的合作,真正形成区域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三要抓好城市设计,把城市设计引入到协作规划管理实践当中,立足于彰显海淀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提升空间环境品位,形成具体的、形象化的城市设计方案,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四要创新工作制度,通过实施责任规划师等制度,对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督、反馈、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和科学化管理。最后要突出重点区域。
隋振江强调,海淀作为协作规划试点区,既是机遇也是责任,推进协作规划,引领转型发展,既是海淀新时期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海淀要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共同推动试点工作,为全市规划建设探索经验,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海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