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10-1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如果真的能颠覆产业,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如此评价3D打印浪潮。
在保罗·麦基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3D打印被列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动力之一。当被冠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以后,3D打印的概念首先在美国开始发酵。去年,两家美国3D打印企业,Stratasys与3D Systems的股票涨幅超过了300%。
这股风也吹到中国。在许多人尚不能说清楚3D打印为何物之时,各种投资、布局已经悄然拉开帷幕,各方势力都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9月底,全球两大3D打印之一的Stratasys公司与震旦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拓展中国3D打印市场;另一家德国设计导向集成(e-Manufacturing)科技公司EOS也在华建立总部及研发中心。
巨头步伐逼近,机会窗口是否即将来临?虽然这个行业看似前景无限,但一位3D打印创业者向记者表示,“梦想尚未照进现实”。
泡沫还是机遇?
来自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约为21亿美元,中国约只有10亿元人民币。但未来3年,中国大陆3D打印市场每年将至少以1倍以上的速度成长,规模将可达到百亿元,预估至201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市场。
素以办公用品闻名的台湾震旦集团日前宣布,与全球3D打印技术知名品牌Stratasys进行合作,联手开拓中国3D打印市场。
“中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巨大机遇,产业运用3D打印技术可享受更快捷和高效的制造过程。”震旦集团称,在打样、开模阶段,平均可降低约50%的制造费用,缩短70%的加工周期,并能将复杂设计制造一体化。
“3D打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3D打印的趋势是向上的,每年都有成倍的增长。从Stratasys来看,每年都有38%的增长。” 震旦集团OA事业部总经理周启正认为,任何产业都可以跟3D有关系,从2D提升到3D对于震旦来说是很好的转型机会,2D行业已经进入到价格竞争的状态,震旦希望利用3D打印技术,重新引领打印领域。
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反对派”的代表之一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今年6月,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郭台铭就势头正猛的3D打印技术发表了相反看法,称3D打印只是噱头,如果真的能颠覆产业,“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3D打印是泡沫还是机遇”争论中,就中国而言,3D打印这个概念其实还远未普及。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在酒吧或者饭馆讲到3D打印,我敢保证90%的人会完全不知道你在讲什么。”Stratasys公司的亚太区总经理Jonathan Jaglom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让许多公司意识到3D打印的价值,以及将3D打印技术的“手”延伸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去。
这种情况在中国则更为普遍。优克多维(大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青泉告诉记者他的一线推广经历:遇到最多的问题还是很多客户不知道3D打印的概念,对3D打印的了解程度不够,不知道3D能给他们带去怎么样的价值;甚至多次听到客户问出啼笑皆非的问题,譬如3D打印设备“是否能用白纸直接打印出食物”。
“3D打印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最早在美国产生,目前我们国内还处在初期阶段。”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也向本报记者坦言:国内有很多省市区都在抢3D打印的先机,虽然对3D打印技术不甚了解,重视程度却非常高;但是,如果3D打印的意识不起来,想让3D打印行业有所发展和壮大是非常难的。
这也折射到投资界。本报记者近期访问的大部分投资界人士表示,直到现在,他们对3D打印并没有明确的投资意向。“还是概念炒得太热了,中国的3D打印还没有起来。”一家跨国科技公司的中国区投资总监坦言,不少上门自荐寻求投资的3D打印项目,实际没有太多创新。
目前,国内已经公开披露的3D创投项目并不多。红杉中国基金投资的秦川机械,正在做3D打印的研发和投入,红杉合伙人周逵曾表示,系列创新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推动产品上个台阶,3D打印可能就正在这个积累过程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