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10-1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自去年11月中国股市第8次暂停IPO(首次公开募股),何时重启就成了资本市场上的关注热点。尤其近几个月来,数度传出即将重启的消息,却始终不见实质性进展。国庆节前,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正在征求IPO改革意见,制定配套改革文件和技术措施。而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发布实施后才能启动,所有人必须在符合新的改革意见要求的前提下,才可发行新股。此次中国证监会虽然提出了IPO重启的条件,却依然没有给出重启的时间,IPO何时重启再次引发业界“猜想”,有人乐观,有人则表示重启遥遥无期。
在IPO暂停期间,文化企业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此前,文化企业是排队上市的一大主力,而在这场IPO企业财务大核查风暴中,大批文化企业撤单,折戟IPO。与此同时,在大市行情不景气的环境下,文化传媒板块表现抢眼,独领风骚。此次IPO暂停近一年仍不见重启迹象,对上市的文化类企业有何影响,而等待重整资本的文化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从扎堆上市到撤单潮
文化类企业上市近几年一直很热,尤其是2012年。自从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后,影视类企业就出现了上市的热潮,传媒类企业上市的积极性也很高,参与这股热潮的有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也有顺应潮流和政策前往资本市场争取融资的民营文化公司。即使在IPO关闸之后,依然有不少文化企业排队上市,这其中不乏南航传媒、江苏广电、中国科技出版社、保利文化、上海电影股份、南方出版传媒等拥有国资背景的文化企业。
对于这股文化企业的上市热潮,业界普遍认为,政策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积极推动打造资本市场文化产业板块”成为各项涉及文化产品政策发布的优先考量标准。除了文化部门自身的推动,财政、金融等的政策支持更让业界敏感地嗅到文化企业追求资本的机遇,文化产业这两年一直是PE(私募股权投资)关注的热点领域。
不过,文化企业的这股IPO热潮却遭遇了“最严”审核。2012年12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介机构在发行人补充报送2012年度财务资料的同时,将自查报告报送证监会,截至今年3月底,证监会在自查报告审核基础上,开展重点抽查工作。在财务审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少申请IPO的企业迫于财务自查和抽查的压力自行撤单。有统计显示,撤下材料和终止审查的文化类企业是各行业类别中撤单比例最高的。
从扎堆上市到纷纷自行撤单,有外在原因,也有文化企业自身的问题。据了解,这些企业撤单除了业绩的波动性外,也和文化类企业财务核查有难度有一定关系。业内人士分析,一些文化行业存在税收等方面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影视公司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要完成严格的核查难度很大,因为影视制作类企业的成本计量和确认较为困难,这既有行业透明度不高、财务计量不规范的问题,也有这次核查的要求过于严格的问题。不过,撤材料并不意味着对项目的否定。
文化传媒板块业绩喜人
在文化企业折戟于IPO之时,文化传媒板块却有着不俗的表现。
从之前公布的中报预告可以看出,文化传媒板块上半年的业绩十分喜人,净利润亏损的仅1家,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仅4家,另有华谊兄弟等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在细分领域中,影视动漫、新媒体领域成长性凸显,广告营销、新闻出版板块业绩稳中有升。影视动漫、新闻出版和有线电视板块业绩增幅超30%的个股占比均为50%,新媒体板块业绩增幅超30%的个股占比为30%,广告营销板块业绩增幅超30%的个股占比为67%。
在国庆节后的首个开盘日,文化传媒板块表现有所起伏,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中视传媒均有不同幅度的跌落。不过,文化传媒板块依然被看好,据业界分析,虽然经过5月以来的加速上涨,文化传媒板块股票的价格已经高得“吓人”,但是从“十一”黄金周期间释放的最新消息来看,文化传媒股继续引领创业板的可能性非常大。首先是停牌超过一个月的乐视网的并购方案出炉,影视行业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初具雏形。该方案符合市场预期,且该公司股价已经停牌一个月,相比于其他影视股存在补涨的需求。其次,华谊兄弟投资的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创出8天超4亿元的票房业绩,将给公司的高股价一个新的支撑点。
文化企业寻求借壳上市
IPO重启尚无期限,而正在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又多达几百家。有人计算,就算近期开闸,排在靠后的企业起码也要等两年才能启动IPO。对于丧失IPO机会或者不愿意继续等待的企业还有其他方式进行融资,尤其是文化传媒类企业如今成了并购市场上的香饽饽,不仅手握资金的同行对其虎视眈眈,一些行业外龙头公司也企图通过收购知名文化机构为自己在资本市场上增光添彩。
近一两个月来,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频发。华谊兄弟以2.52亿元收购以演员张国立为法定代表人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索芙特募资12.8亿元取得《印象·刘三姐》营运方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引发业界关注。另外,终止IPO的长城影视与江苏宏宝宣布重组,重组之后,江苏宏宝将持有长城影视100%股权,转型成为影视投资制作公司。停牌半年的远东股份也将通过收购华夏视觉、汉华易美100%股权,转型成为专业从事视觉素材销售并提供相关增值服务的上市公司。
IPO关闸之后,像长城影视这样借壳上市成为一些文化企业的一个选择。据了解,有两种公司更倾向于借壳上市,一类是达不到IPO标准,或者IPO申请被否的公司。虽然借壳标准与IPO上市标准已逐渐趋同,但这些公司也只能硬着头皮通过借壳重组实现上市;另一类公司是受资金、PE(私募资金投资)/AC(风险投资)退出等多重压力,资金相对紧张,等不及IPO,只有选择见效快的借壳。在文化企业借壳上市中,PE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业内人士透露,他们甚至会找到之前投资过的已上市公司,来收购这些上市遇阻的文化企业。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