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硬件创业的明日之星在中国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5-08-25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智能硬件正在加速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优势、工程师劳动力的红利、消费升级以及行业自动化的巨大需求和政策的积极推动,硬件创业的未来之星必然会诞生在中国。”不久前,创客导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寻找中国创客——智能硬件 引领潮流”主题论坛中,抛出了上述观点,让硬创派们顿时热血沸腾。

在同质化严重、巨头称霸的硬件创业战场里,创业者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智能硬件的未来何去何从?创新工场在工业4.0时代如何布局?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硬件未来之星在中国

根据美国的预测,2020年,世界上会有440亿台“万物互联”的设备存在。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工厂。富士康在中国就有80多万员工,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云集了一万多家代工厂。

“中国有制造业供应链优势,这是硬件未来之星在中国的原因之一。”李开复由此延伸,逐步梳理出五大原因。

首先,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优势不可小觑。在硅谷,几乎每个硬件项目当下都在往深圳跑,包括创新工场在美国投资的近十个硬件项目,每个项目的CEO都频繁往来深圳,因为几乎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能在深圳华强北商业圈找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在硬件领域领跑的原因。

其次,中国有工程师劳动力红利。李开复举例说,做智能硬件非常需要工科人才。以前靠媒体出身的人,在某个领域或许靠着一个点子就能滚动起来,但是在硬件领域不可能,因为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工程团队。这个团队不但会做软件还能做硬件,并且还懂互联网。不过好消息是,中国工科人才虽然是全球最顶尖的,但他们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1/7。

第三,中国有“消费升级”的巨大需求。李开复强调,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可以理解成两种:一是过去非常贵的顶尖配置的产品突然变便宜了,另一个是传统设备突然被改变成为一个更高级别的设备。正是因为这些“消费升级”,才使得设备的销量会有巨大增长。因为,过去买不起的,现在买得起了;过去很难使用的,现在变得容易使用。

第四,是“行业自动化”的巨大需求。硬件,除了消费者硬件领域,还有工厂生产机器、机器人等领域。去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购买机器人数量超过3.6万台,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但是机器人密度(机器人密度是指每1万个劳动力当中所拥有的机器人的数量)仅仅是一些发达国家的1/17,如日本和韩国的机器人密度都接近400台,而中国只有23台。这意味着未来机器人会越来越多,中国会成为拥有量巨大的机器人使用国家。此外,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呈现出每年下降30%的趋势,随着市场价格越来越便宜,这些机器人有望取代工人。因此,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未来机器取代人力是必然的趋势,这样的趋势会推动、催化这类技术的成长。

第五,积极的政策红利。硬件方面的创新创业离不开国家的扶持。今年以来,政府对创新、创业、创客给予的大力支持已经有目共睹,并成为各地创客的强力后盾。

给硬创者几点忠告

硬创时代来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早做?什么晚做?李开复用他睿智的思想和远见给出了几点忠告。

首先,硬件创业者选择方向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跟风。行业巨头已经介入的领域,小创业者会处于劣势,成功概率较低,因为硬件领域和软件的领域有所不同。如硬件领域的供应链问题,由于一个芯片供应商的产量有限,他们通常会优先考虑供给给巨头;渠道的问题,当创业者在众筹空当,巨头已经在生产了;价格的问题,由于小公司在价格方面拼不过巨头公司,为了避免过早“牺牲”,小企业一定要避开大公司已经占领的领域。

其次,硬件创业新手要暂且缓做平台,专注去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比如要做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平台,在研发上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这样的事情只适合Google、百度这样的大企业来做,而且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做了。因此,作为初创企业是很难跟他们竞争的。例如,创新工场投资的“小鱼在家”是一家来自微软、YY的顶尖创业团队,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出一个很棒的通用机器人平台。但是后来他们做出了一个明智决定,做一个非常有针对性、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有效解决了很多白领在外地不能陪伴父母的问题。

第三,做智能硬件要回归硬件本质。“互联网模式”更适合做软件,软件产品研发较为简单,可以迭代修改,但是硬件却非如此。有很多创业者想模仿特斯拉、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来做硬件。把“互联网模式”简化为赔钱卖一个产品,可以赢来用户,通过挖掘数据来推送广告、产品,借此赚钱。其实,这种把“互联网模式”移植到硬件的思维肯定会出问题。因为如果硬件卖的量很大赔钱就会很多,加上渠道以及售后方面的问题,融资能力不足的企业很容易夭折。

第四,做真正的好硬件,真正的去解决问题。用户的需求跟产品的功能是两个概念,不能把智能当做用户需求。例如,苹果当年做了一个产品叫Apple Newton,可以手写识别,可以传到云上,可以跟PC接通,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它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若干年后,当苹果推出首个iPod,一点都不智能,却明确地解决了用户痛点:可以存1000首歌在这个机器上,解决了人手一个mp3却只能放几十首歌的弱点。

第五,不能低估量产以及供应链方面的难度。一个好的硬件团队研发出产品后,绝不意味着把它扔给工厂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硬件跟软件不一样,软件开发部署好了,放到网上就进入了使用阶段,而硬件产品还有打样、产品优化、试产、开模、量产等一系列过程。芯片价格是否便宜,量产能否达到需求量等,还有好多“坑”在面前。

“就像我们6年前对移动互联网所做的某种预测那样,今天也同样有对智能硬件的一些展望。”李开复直言,创新工场不会去投资一些所谓硬件平台型的企业,因为从行业标准和成本上来看,都还不是时机。在行业标准还未产生、硬件研发成本仍然偏高的时期,创新工场更加注重品牌、痛点、中美合作等关键词。因此,他强调,硬件创业者的项目如果未来可能取代某些品牌,能够解决用户强大的痛点,能够让美国的创意和中国的生产有很好的结合,那么,创新工场将可能抛出“橄榄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新紧箍”将让人工智能成为孙大圣
下一篇: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优势仍在继续强化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