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11-1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中国光伏发电高峰论坛日前在西安高新区举行,这是继西安太阳能技术中心正式启用之后,陕西省光伏产业的又一盛事。陕西省积极把握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产业升级,走在了全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前列。
抓住机遇 加快规划布局
近5年来,全球光伏产业产值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宏伟的光伏产业规划。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近4年来光伏产业产值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陕西省今年6月5日出台了 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振兴规划,计划在2012年前形成5个太阳能电池产业区,使太阳能电池产业的总产值达到2280亿元。
面对广阔的产业前景,西安高新区乘势而上,对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作出新的布局,按照陕西省提出的“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思路,结合自身优势,着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倾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光伏产业基地。2008年,西安高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聚集太阳能光伏产业各环节的生产制造企业21家,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高地。刚落成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西安太阳能技术中心将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独一无二的技术支持。
优势聚集 初步形成产业链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的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传统能源、技术人才、装备制造、科技优势等都是陕西的优势。陕西年日照时间大于1800小时,气候环境适宜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硅材料在陕西的储藏量也极其丰富,这为发展光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光伏产业,西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安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技术和产业地位:国内第一家太阳能研究机构诞生于西安;陕西华山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曾经是我国三大硅材料基地之一;西安理工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最大的单晶炉供应商,曾经占据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均为我国最早的一批从事太阳能光伏研究的单位,多年来在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西安发展光伏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陕西已有几十家企业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在硅材料制造、拉单晶、切片,单晶炉设备制造,太阳能硅电池生产、组装,太阳能应用等环节都有相关企业参与,已经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链布局。
设定目标 形成核心竞争力
由于技术瓶颈的制约,目前光伏发电成本约每度电4元。据测算,到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每度电1元左右,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面对机遇与挑战,陕西省政府要求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做大规模,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围绕“1元1度”目标,到2012年建成西安、咸阳、渭南、商洛、榆林5个光伏产业聚集区,力争实现多晶硅7万吨、电池片及组件1万兆瓦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产值2280亿元,进入全国光伏产业第一梯队。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岳华峰表示,作为陕西光伏产业的龙头,西安高新区目前已经将光伏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以“1元1度”为目标,着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低成本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西安高新区还将建立光伏产业政产学研联盟,培育本土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渠道,形成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规划,西安高新区将在未来几年内建成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光伏产业园,成为具备完整产业链、初具规模的光伏产业聚集区,向世界领先的光伏技术研究和产业基地迈进。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