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 园区新闻
媒体报道

宝鸡高新区创新制胜争一流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12-17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从1.49平方公里到目前在建的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从险些被科技部摘牌到成为国家高新区中增速最快的园区,宝鸡高新区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发展的奇迹。究其秘诀,宝鸡市市长助理,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琳说:“我们靠创新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绩!”由于深知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宝鸡高新区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不遗余力地推进园区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作为一项专门用于培育、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在宝鸡高新区受到了高度重视:管委会出台专门政策,并通过组织培训、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园区企业积极申报创新基金,截至目前,有 32个项目获得创新基金支持,获得无偿资助1975万元。宝鸡高新区多个企业通过实施创新基金项目,解决了发展难题,逐渐步入发展正轨,为园区的产业发展积淀了雄厚实力。

依托创新基金 大力培育创新企业

提到创新基金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宝鸡中发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心怀感激:“在我们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得到了创新基金的资助,从而顺利完成了研发工作,公司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宝鸡中发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研发生产油田机械设备。2002年,中发公司的石油钻机气动控制刹车装置系统被列入陕西省火炬计划项目。但是,由于成立不久,中发公司在资金方面一直存在缺口,使得该项目研发工作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同样由于资金问题,中发公司无法购买研发设备对气控刹车装置系统的薄膜进行研究改进,从而制约了该系统的发展。

2005年,中发公司的石油钻机气动控制刹车装置系统项目获得创新基金无偿资助55万元。自此,中发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大胆投入:企业先采购了疲劳强度实验机,对系统用薄膜进行了数千次的疲劳强度实验,终于找到了最好的结构和材料配方,使薄膜的寿命延长了十几倍;随后购买了仿真机,建立了仿真试验台,对刹车装置系统的电器智能控制部分进行仿真实验,从而加快了研发进度,提高了系统。

石油钻机智能气控刹车薄膜寿命的技术难关突破后,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信心。中发公司的新产品得到了全国石油专家的一致认可,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原来一年产品的销售量不超过2台,现销售量猛增到8-10 台。“这是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中发公司负责人说。

在创新基金的帮助下,中发公司最终成功开发出石油钻机气控刹车系统,填补了国内外石油钻机控制技术的一项空白,不仅提高了我国石油钻井工业的装备水平,替代了进口,还可向国外出口。由此,中发公司对加大研发投入更加有信心,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基金的帮助使中发公司顺利渡过‘死亡谷’,探索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企业搞研发的新思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环境。”宝鸡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局负责人毕新堂说。

与中发公司一样受到创新基金资助的还有宝鸡航天华科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研制、开发、生产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在创新基金的资助下,公司顺利度过生存危机,逐步发展壮大。“创新基金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航天华科负责人说。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这离不开宝鸡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的努力。

首先,为了进一步规范宝鸡高新区地方创新基金工作,宝鸡高新区制定颁发了《宝鸡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配套文件和措施,为园区创新基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宝鸡高新区结合本地实际,于2004年设立了宝鸡高新区创新基金,确定了3家中介机构作为服务机构,并建立起百名专家评审库,逐步形成地方创新基金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

同时,宝鸡高新区加大创新基金评审、立项、监管、验收各环节的监督力度,注重过程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创新基金实施和科技创新引导功能落实。

此外,宝鸡高新区严格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评审规范》要求,认真开展申报项目评估和评审工作。特别是 2009年,宝鸡高新区管委会结合国家产业振兴系列政策,研究和制定了新形势下实施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相关措施,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实施,推动园区企业融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多项举措并举 打造一流创新环境

在实施创新基金的过程中,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充分了解到园区企业的创新需求,不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首先,宝鸡高新区在财政上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将每年财政收入的5%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先后设立了科技三项经费和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基金。截至2008年年底,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基金总额已达到1680万元。

同时,宝鸡高新区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及自主知识产权奖励扶持政策、风险担保补偿政策等,较好地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宝鸡高新区在政策上支持创新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构建科技服务机构,打造创新平台,科技服务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宝鸡高新区有科技中介机构25家,涉及信用担保及创业投资、技术转移、成果转让等;已建立起以国家级综合孵化器为主体的各类孵化器10个,累计孵化企业438家,转化科技成果148项;引导一批高校在园区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分别与陕西省两所研究院即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分院,搭建了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5个……

宝鸡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培训咨询、项目包装、企划等服务。近年来,该中心先后与西安交大软件学院、华夏认证中心、西北大学经管学院等 5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和强大的科技服务支撑。

2004年,宝鸡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007年 4月至 2009年 4月,该中心在创新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了一个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化服务的集成公共平台,开发建立了企业库、产品库、专家资源数据库、培训资源库、标准库等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信息及信息化服务、技术培训、专家在线咨询、商贸服务及技术创新服务。

由于宝鸡高新区提供了完善的创新环境,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参与制订国家或国际标准能力不断提高。园区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19%, 50%以上的国有企业都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订。其中由宝钛集团起草或参与起草的国标和国军标有63项, 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钛加工材。

近5年来,宝鸡高新区企业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新产品项目158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6个,陕西省重点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3项,申报专利600余项,获准专利授权325项。目前园区建有公共测试中心9个,共享实验室3个,技术转移中心3个。

紧跟国际潮流 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园区软环境不断完善,宝鸡高新区企业的创新热情不断高涨,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宝鸡高新区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先后形成了以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和宝鸡钢管公司为龙头的石油钻采装备产业、以钛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陕汽为龙头的汽车产业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

如今的宝鸡高新区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中国钛谷”。作为我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基地,宝鸡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宝钛集团为龙头,以力兴钛业、中色特种金属、欧亚化工、陕西开达、西北锆管等为骨干的一大批中小企业集群,宝鸡钛行业已聚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00余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上亿元的企业8家。

宝钛集团作为钛产业龙头企业,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可以生产国际上所有牌号的钛合金。如今,宝钛集团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设立了陕西省钛锆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被科技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陕西省工业企业中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08年,宝鸡“中国钛谷”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8月,总投资26亿元的国家核级锆材研发与检测中心及国核锆业核级锆材生产基地开工建设; 2009年11月,台湾华新丽华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特种钢中厚板材生产项目投产……未来,宝鸡高新区将通过打造百亿宝钛、构建研发中心、建立交易中心等一系列举措,形成“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纵向产业链,使宝鸡高新区成为亨誉中外的“中国钛谷”。

除了钛产业之外,石油采输装备产业是宝鸡高新区的另一个“骄子”。宝鸡高新区现有石油装备生产企业150多家,关联企业23家,形成了以石油钻采、传输为主线的钻机、管道、专用特种车辆等系列产品体系。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公司主导产品陆地钻机和泥浆泵产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4000米以上陆地钻机占目前国内油田陆上在用钻机总数的50%以上;宝鸡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石油钢管专业石油焊管制造企业,先后为我国180多条重要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设提供优质钢管600多万吨;宝鸡宝石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万米测井绞车,填补了我国深井、超深井测井绞车作业的空白,其使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达60%以上……

如今,科技部火炬中心同意宝鸡高新区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宝鸡石油钻采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将在2009-2012 年,围绕钻机、泥浆泵、钢管和测井车、工程车等钻采车辆以及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专业孵化、其他社会中介等服务链,形成“一个产业园、多个园中园;一个大产业、多条产业链;一个大集群、多个小集群”的发展格局,成为国际著名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2012年,基地内建立国家、省级及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专业实验室14-22家,专业孵化器1-3家,形成骨干企业15-20家,上市公司3-5家。基地企业总数将达到200家,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出口创汇2.78亿美元。

此外,宝鸡高新区还有正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宝鸡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已全面启动建设;围绕宝鸡器材厂、宝鸡桥梁厂、宝光集团等主要企业积极打造高速铁路电气装备产业集群;围绕宝成、烽火、凌云、航天七一零七等通讯、导航、传感器及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电子信息装备产业集群。

“在努力发展这五大产业集群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关注以蒙牛、宝烟为主的现代食品产业和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的培育,积极扶持相关行业企业走规模化道路,不断壮大区域经济。”王琳说。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一篇:湘潭高新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四两拨千斤
下一篇:中关村创业金融服务平台成立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32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32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23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23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9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9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160㎡写字楼出租
核心区5A级写字楼招商
160㎡,精装修
([2017-10-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