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3-0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随着5镇4园区纳入怀中,仲恺高新区再出发集结号吹响。26日,全新的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仲恺高新区”)扩大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启动大会召开,一项旨在通过增地扩权和体制创新的综合行政改革在仲恺高新区内启动。
管辖人口近50万
2月26日,惠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园区建设暨仲恺高新区扩大管理范围管理权限工作启动大会在陈江大礼堂召开。
上午10时,陈江大礼堂内,烫有红黑字样的陈江、惠环、沥林等5镇办事处和东江高新科技园区等4块科技园区的银色牌匾合并一处,全新的惠州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亮相。
阵阵掌声当中,传闻已久的“仲恺扩张”成为定局:仲恺高新区把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等5个镇(街道)和4个工业园区纳入其下,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仲恺高新区面积将由19 .7平方公里扩至309平方公里,管辖人口近50万。
来自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以及惠州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出席此次启动大会并为新的仲恺高新区揭牌。同时,钟一尔任仲恺高新区党委书记,杨鹏飞任仲恺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仲恺高新区产值占2成
在原来的19.7平方公里之上,曾为惠州经济创造诸多奇迹。国家级仲恺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历经18年发展,目前有西门子、可口可乐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扎根在此,同时,惠州本土的TCL、德赛等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而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亿纬锂能在仲恺高新区开枝散叶。近500家企业落户仲恺高新区,为惠州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主要支撑。
惠州市长李汝求说,“2009年,仲恺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6亿元,以不到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0亿元。两个开发区产值加起来,大体上占了全市工业的一半。”
三大问题亟待突破
而今,仲恺高新区发展遇到了发展空间和体制瓶颈的制约。仲恺高新区党委书记钟一尔表示,“土地资源少、体制制约和创新能力不足”让这一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过早触到天花板”。
仲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实力排位落后,与同类园区还有较大的差距,综合排名比较靠后。去年,惠州市曾组织考察团赴江苏、陕西、深圳等高新区调研。调研一圈归来,考察团成员暗自惭愧:综合实力排名我们处于中下游,虽然账面上的数据我们不会太差,但实际上不论是与仲恺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西安高新区,还是后来居上的苏州工业园,我们差得太远。
一位参与调研成员曾公开感叹:“又是到非改不可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动,我们的动作又慢了2拍。”
企业反应
仲恺扩区后企业大受益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是惠州首家登陆中小企业板的惠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刘金成表示,当年公司成立之初,便考虑选址仲恺高新区,可当时得的答复是没有地,无奈之下才在相对偏远的惠环办事处西坑工业区拿了3万平方米地,2年后在仲恺拿下3.2万平方米土地建厂房,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还需要15万平方米土地扩建工厂。现今企业厂房分散三处,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如果当初仲恺区土地不是那么紧张,亿纬厂区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另外,仲恺高新区扩区完成后,随着县区一级财政权的取得,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将会受益。就拿增值税这块来说,按照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将由地方财税部门分别返还,但此前的仲恺高新区没有财政支配权,就谈不上返还增值税,现在管理权限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将能获得数额不小的返还,可拿来进行再投入科研生产。
其次,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增加,区内的规划建设公共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会提速,这为企业招揽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随着产业配套的完善,园区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