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3-0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新年伊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即提出雄心勃勃的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园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总收入增速达15%左右,成为上海高科技产业化的龙头区域。
根据《张江高科技园区2009-2015年产业发展规划》,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将面向全球,集成创新,通过塑造“科技的引领者、产业的革新者、创新要素的营运者”三种角色,以“搭平台,抓两端,促融合,创模式,育集群”为路径,加快推动涌现一批高科技领域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务模式,使园区成为国家创新战略和培育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的示范引领区,成为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科技服务平台,成为世界创新要素的集成营运中心,使园区在“二次创业”中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城。
伴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规划中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2011-2015年的园区总收入增速将提升到19%左右,2015年经营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创新要素的全球集成营运中心。
为配合园区产业规划的战略实施,作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镇,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正在进行产业化“大提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2009年凭借创新技术,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之后,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一举收复2008年失去的市场份额,在手机基带、射频、传感、功放、多媒体、蓝牙等方面快速挤压传统的美资等企业,在多数领域占领超过10%的市场份额。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2009年1-11月,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实现经营收入122.95亿元,同比增长37.8%,化学药占该市30%,生物药占该市40%,同样一路高歌。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诸多创新资源的贡献。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植入式支架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填补国内多项空白,打破了同类进口产品对市场的垄断;晶晨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多媒体编解码芯片核心技术在多媒体电视领域的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列;深迪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拥有我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微机电陀螺仪,大大提升我国在微机电传感器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国内最大的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公司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凭借创新核心技术,年销售收入从2007年的750万美元飙升到2009年的6000万美元,2010年将冲击1亿美元的销售目标。
“我们希望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世界一流园区必须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走向产业高端,引领世界的产业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内生增长机制,能从创业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公司;聚集大量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机制体制,这种机制体制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表示,这个构想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
2009年11月3日,全球制药和保健行业巨头瑞士诺华公司宣布在未来5年里增资10亿美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兴建我国最大的医药研发中心。2009年11月25日,总投资3亿元的上海交叉前沿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项目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奠基;炫动卡通则整合SMG频道资源,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总部并将总额50亿元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注册在此;商用大飞机项目的落户;中国惟一的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的成立;方正集团与张江集团签署框架协议,组建国内最大数字出版旗舰企业。这些都落户在张江这片土地上。
目前,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在全力打造10大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平台,即集成电路制造与装备平台;移动终端产品集成平台;多元化多模式显示终端;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化;物联网基础设施技术;商用飞机设计研发;数字内容与互联网技术;金融后台服务平台;低碳技术、高端价值链;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平台。刘小龙表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将为上海经济转型提供产业动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将出现在第四展区——“未来正在实现”,并将展示城市交通、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信息服务、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它们是未来美好城市生活的梦想,也是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