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5-19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让国内各地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而在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的投资热潮背后,液晶面板的上游配套及其本地化依然是个短板。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2010年继续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目光瞄准平板电视产业“上游的上游”,并对有“第三代显示技术”之称的AM-OLED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液晶面板上游的配套材料90%以上还需要进口,这导致面板生产企业的成本高企,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发改委并没有将占液晶面板成本20%左右的液晶玻璃基板纳入扶持范围。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液晶玻璃基板的核心技术依然被康宁(包括三星康宁)、旭硝子、电气硝子等美日企业掌握,而且短期内他们将前段研发和生产搬到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扶持“上游的上游”
按照发改委的《通知》,这次首先要扶持的是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如液晶面板配套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源等,等离子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感光电极浆料、荧光粉等,以及OLED面板配套的玻璃基板、高纯有机材料、湿化学品等。
与发改委高调扶持相对应的则是,目前国内液晶面板产业上游配套的尴尬。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