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0-07-3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最近,"文化"很火。宏观层面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四个加快":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微观层面上,影迷为《唐山大地震》票房纪录纷纷解囊。此外,上海出台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广东提出了文化强省的目标……面对文化产业的机遇,资本在涌动
影视:主要突破口
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仅4天,全国票房就超过1.6亿元,创下了国产片首周末票房新纪录。7月24日更以5250万元创造国产片单日票房最高纪录。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为48亿元。
在过去的6年里,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远超中国GDP增速。同时,中国电影产量连续第七年增长,去年达456部,已步入世界电影生产大国行列。
中投证券分析师冷星星指出,中国电影市场还有巨大潜力有待开发:"中国票房收入仅为美国的5%左右。按45元一张电影票估算,2009年可能只有10%的中国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国内的电影院还太少,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1545家影院和4097块电影屏幕,相当于每35万人拥有一块电影屏幕或每90万人共用一座影院。而在美国,共有5786家影院和38834块电影屏幕,分别是中国的3.7倍和9.5倍,每百万人拥有屏幕数约为中国的50倍。"
"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改革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之一。"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导下,电影产业融资渠道将大幅拓宽,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影数字化工程也将全面展开。"
动漫:资金有瓶颈
"作为一个尚处萌芽阶段但迅猛增长、势不可挡的快乐产业,中国动漫产业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领域。"冷星星表示。
2009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22部,时长17.18万分钟,比2008年增长31%,7年内年均增长近50%。
"2008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年销售量约为260亿元,但只有迪斯尼公司的10%,产值仅占中国
GDP的0.1%。"说到动漫业的潜力,冷星星表示,"中国现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全家宠爱的独生子女,因此购买力较为强劲。"
据广电总局2004年发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的目标,5-10年内中国动漫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从0.1%(当时产值为100多亿元)提升到1%。粗略估算,2014年中国动漫产值将超过6000亿元,市场在10年间将扩大23倍,年均增幅近40%。
"中国的动漫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目前面临盗版、动漫企业能力较弱这两大瓶颈。"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沈伟表示,"由于中国动漫企业资本实力薄弱,受资金的限制,企业不得不重视短期收益,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又由于动漫的影视作品版权收益相对较为有限,动漫企业的收益主要还是来源于衍生产品和卡通形象授权的收入,但他们基本不具备调动整个产业链的营销能力。"张沈伟建议:"中国动漫企业应该实现能力与业务发展的协调,而其缺乏资金的现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投资机遇。"
新闻出版:"数字式"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7月26日发布了《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突破万亿元(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说,这表明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尤其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例最大。根据该报告,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及相关活动的行业增加值超过1660亿元,占同期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
改革和转型成为出版业的关键词。报告称,"新闻出版业的总体格局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已发生初步改变",数字出版发展迅速。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专家预计2010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在数字出版内部,手机出版的营业收入已超过传统的网络游戏,占数字出版全部营业收入的24.2%,位居首位。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近日举行的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会上表示,数字出版作为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已经具备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与传统出版业并驾齐驱发展的基础,发展空间、技术基础、政策环境等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推动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的战略选择。
孙寿山表示,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对参与数字出版与数字传播的企业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将数字内容出版企业、数字化内容加工企业、数字化内容投送、传播企业的性质区分开来,分别授予资质。同时,在资质授权上,给予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资质,给予民营数字技术企业"数字传播"、"数字化加工"资质,使掌握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经营中来。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将加快修订《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国电子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数字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7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根据协议,中国电信将为新闻出版单位提供网络技术和产品运营服务,形成数字出版物在互联网、移动网、卫星通信网络等多网络通道,在手机、电脑、专用阅读器等多终端形式上的传播。新闻出版总署将支持中国电信开展"天翼数字阅读平台"建设等工作。
产业融合成大趋势
"随着广电、手机、报刊图书、互联网等行业形态的不断整合,文化产业的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产业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专家指出。
当前最能体现产业融合特征的莫过于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对传媒行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影响。"由于政策对传媒行业的放开和支持力度加大,现有文广传媒类上市公司有望成为资源整合的平台,新闻和图书出版行业在未来3至5年将诞生十多家航母级企业。而'三网融合'将彻底改变我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由于广电企业的规模远不及电信企业,'三网融合'后,广电企业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师表示。
"'三网融合'之路,最终是要为消费者找到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内容提供商地位将迅速提高,叠加强化了国家文化娱乐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电影、电视、动漫、网络游戏、音乐等行业步入黄金成长期。"国海证券分析师马金良表示。
"三网融合、新闻出版体系改革符合大项目带动战略,也利于建立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并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而影视、动漫、公关等产业符合中央对新文化业态扶持政策要求。这些领域有望受益于中央表态。"中银国际分析师冯雪表示。
金融财政全面支持
今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旨在破解长期困扰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问题。7月19日,《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也已出台。
根据2009年文化部对300家民营文化企业的专题调研结果,56.7%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原因主要是:第一,文化产业的产出是无形的服务,固定资产少,难以通过资产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第二,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是中小企业,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贷款成本和风险较大;第三,金融市场缺乏普遍认可的关于文化创意类产品、服务和企业的资产估值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后,文化产业将获得全面的金融和财政支持,包括信贷投放、融资担保、直接融资、保险机制、文化产权交易等。日前,《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获通过,广东财政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50亿元打造文化强省。
但政策的执行也存在一定难度。国家信息中心的有关分析指出,难点有三:一是文化产业的管理部门较多,需要部委之间协调好;二是金融配套机制、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配套机制能否及时建立;三是宽松的融资环境容易衍生资本游戏,对监管要求较高。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