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3-14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将首次采取公开交易的方式对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科技成果进行规范的市场交易,从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据悉,本次公开交易活动,初步筛选了26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和“科技重大专项”等计划支持的项目,涉及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将首次尝试通过挂牌、拍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公开交易。项目承担单位意愿通过公开交易形式将这些项目进行转化,中国技术交易所随后将对项目的知识产权、法律状态进行核查,并开展招商、发布公告等后续工作。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蔡文沁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技术市场合同交易共128671项,成交金额2840亿元。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在成果转化机制方面,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一批研发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直接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财政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使用方式不断创新,科技与金融进一步结合,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逐步形成,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投融资渠道明显拓宽;在成果转化环境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
据介绍,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可以使各类交易主体平等参与技术的交易过程,改变了传统点对点的交易模式,具有提高交易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交易成本,完善技术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规范技术交易行为等优势。科技成果公开交易主要有科技成果公开挂牌交易和公开竞争性交易等方式。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