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5-3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中关村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即“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先导区、区域发展方式转变领航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国际高端创新要素聚合区、全球创新型经济重要引领区”,到2020年,力争实现总收入4万亿元。
昨日,海淀区召开2011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大会,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区发展规划》、《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2011-2015)》共5个核心区建设相关规划正式发布,从宏观到微观,引导核心区“十二五”时期的创新发展。
5年初具科技创新
中心规模
《核心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核心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做出了部署。海淀区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机制体制先行先试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主线,重点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引领、环境优化、空间整合、国际发展”五大战略任务。通过积极对接首都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加快落实先行先试政策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等举措,全面推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高端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持续集聚和充分融合,率先开创以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15年,核心区总收入力争突破1.8万亿元,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科学城是
核心区的核心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为总体定位,以落实中关村“1+6”系列政策为契机,在中关村科学城重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资源优化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城市规划管理创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以高端技术研发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产业增长极,成为首都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重点支持
三大优势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海淀区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淀区“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着眼于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满足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中资源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等三大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培育壮大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四大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为此,海淀将实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 打造一批创新领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把海淀区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关村西区业态
加快调整升级
核心区的创新发展需要聚集各类高端创新要素。中关村西区是核心区内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地、科技金融功能区。《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提出,中关村西区将以业态调整为主线,以构建创新网络为手段,以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为导向,加快西区业态调整升级,不断增强中关村西区高端要素聚集的功能,推动西区逐步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实现核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