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09-02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知》,科学基金制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现在科技界普遍认为,科学基金制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之一。近年来,科学基金制围绕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基金委还有选择地与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及地方政府设立了联合基金。其中与企业设立的联合基金旨在发挥科学基金作为产学研“粘合剂”的功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转型,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础是自主创新突破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从而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追赶型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采用的是数量型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总量扩张的积极效用。当追赶型经济发展阶段趋于结束,经济大国地位的获取使得世界对这些国家的期望大幅提升,同时取得成功的追赶型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级差不断缩小,发达国家对技术转移采取了严厉的控制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追赶型国家奢望继续延续数量型增长模式下的技术引进路线已经不可能,而必须采取自主创新的政策,利用自主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科技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应当关注成果转化,但更重要的职责是加强基础研究的科学普及工作和成果宣传工作,促进有应用前景的成果向企业扩散。近年来,随着投入的增长,科学基金工作在加强科学普及和推进科技成果宣传等方面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这既是回应社会的关切,也是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成果转化中,企业作为主体,应当遵循科研成果转化规律,建立企业整合研究成果的有效机制。现在企业创新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苹果公司,它是由企业集成了当今许多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而开发出的新产品,采用了开放创新的商业模式,有效利用了众多中小软件商的创新活力,从而创造了商业的奇迹。简单地由科研人员提供完整的创新产品支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创新模式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切实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和形成推动企业整合最新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有效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